明树数据-和记娱乐手机app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发布:影响2.25亿人 以27个城市为中心

2019-12-02


新华社12月1日晚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份总计3万字的纲要,将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全景清晰地勾勒了出来。

《纲要》显示,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以上海、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合肥等27个城市为中心区(如下表所示)。据悉,《纲要》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公开资料显示,这片国土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2.3%的地区,拥有2.25亿人口,贡献了全国1/4左右的gdp,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对外投资分别占全国的37%、39%和29%,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分布在这里,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1/3左右。

 

既然长三角已经如此发达,那一体化的长三角又将是什模样?《纲要》也给出了解答:

 
图片来源:国是直通车

以下是根据这份纲要整理出来的15个看点。

 

看点一:关于上海

 

提升上海服务功能。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围绕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着力提升上海大都市综合经济实力、金融资源配置功能、贸易枢纽功能、航运高端服务功能和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有序疏解一般制造等非大都市核心功能。形成有影响力的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推动上海品牌和管理模式全面输出,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服务。

 

看点二:关于江苏

 

发挥江苏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等优势,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发展,加快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江北新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看点三:关于浙江

 

发挥浙江数字经济领先、生态环境优美、民营经济发达等特色优势,大力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整合提升一批集聚发展平台,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对外开放重要枢纽和绿色发展新标杆。

 

看点四:关于安徽

 

发挥安徽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等优势,推进皖江城市带联动发展,加快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

 

看点五:关于区域联动

 

建立城市间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共商共建机制,推动跨地域跨行业商品市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统筹规划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布局;加强长三角中心区与苏北、浙西南、皖北等地区的深层合作,加强徐州、衢州、安庆、阜阳等区域重点城市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持续有序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加强沿江港口、高铁和高速公路联动建设。

 

看点六:关于都市圈

 

以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卡通为着力点,加快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建设,统一规划建设都市圈内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实现都市圈内教育、医疗等优质服务资源一卡通共享。推动上海与近沪区域及苏锡常都市圈联动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加强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协同发展,推动杭州都市圈与宁波都市圈的紧密对接和分工合作,实现杭绍甬一体化。加强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发展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

 

看点七:关于城乡融合发展:

 

关于加大苏北、浙西南、皖北等城乡基础设施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强大别山革命老区对外联通通道建设,实施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提高区域交通通达能力和其他基础设施综合配套水平。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构建城乡居民身份地位平等的户籍登记制度,完善适应上海超大城市特点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南京、杭州特大城市的积分落户制度,提升中心区其他城市人口集聚能力。

 

看点八:关于跨区域共建共享

 

推动宁波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嘉兴全面接轨上海桥头堡建设,打造上海配套功能拓展区和非核心功能疏解承载地。继续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连云港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江苏沿海地区发展。

 

看点九:关于创新产业体系

 

加强科技创新前瞻布局和资源共享,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打造全国原始创新策源地。研究制定覆盖长三角全域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建立一体化人才保障服务标准,实行人才评价标准互认制度,允许地方高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开展人才引进和职称评定。推动互联网新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率先开展智能汽车测试,实现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化应用。率先建立区域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区域产业升级服务平台。

 

看点十:关于交通

 

轨道交通方面,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快沪通铁路一期、商合杭铁路等在建项目建设,推动北沿江高铁、沪苏湖等规划项目开工建设,推进沿淮、黄山-金华、沪甬、甬台温福、宁杭二通道的规划对接和前期工作,积极审慎开展沪杭等磁悬浮项目规划研究;公路交通方面,对高峰时段拥堵严重的国省道干线公路实施改扩建,加快推进宁马、合宁、京沪等高速公路改扩建;机场方面,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支持苏南硕放机场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加快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淮安航空货运枢纽建设,规划建设嘉兴航空联运中心;港口方面,鼓励各港口集团采用交叉持股等方式强化合作,推动长三角港口协同发展。

 

看点十一:关于“数字长三角”

 

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加快网络和应用升级改造,打造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生态;统筹规划长三角数据中心,推进区域信息枢纽港建设;加快量子通信产业发展,统筹布局和规划建设量子保密通信干线网,开展量子通信应用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建设基于人工智能和5g物联的城市大脑集群;建设南京位置服务数据中心;全面推行长三角地区联网售票一网通、交通一卡通,打造国际领先的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看点十二:关于生态保护

 

加快长江生态廊道、淮河-洪泽湖生态廊道建设,加强环巢湖地区、崇明岛生态建设。以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浙西-浙南山区为重点,共筑长三角绿色生态屏障。完善跨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开发地区、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污染赔偿机制。

 

看点十三:关于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医疗方面,完善住院费用异地直接结算,开展异地就医门急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试点工作;教育方面,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研究发布统一的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协同开展监测评估,引导各级各类学校高质量发展,鼓励沪苏浙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到安徽设立分支机构;文化方面,共同打造江南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品牌,推出“高铁 景区门票”、“高铁 酒店”等快捷旅游线路和产品。

 

看点十四:关于就业创业

 

制定相对统一的人才流动、吸引、创业等政策,构建公平竞争的人才发展环境。实施有针对性的项目和计划,帮助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联合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成立区域公共创业服务联盟,开展长三角创新创业大赛,打造公共创业服务品牌。

 

看点十五:关于对外开放

 

进一步扩大制造业、服务业、农业领域对外开放,逐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强跨境电商国际合作,推动国际贸易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加快大通关一体化,深化口岸合作,加强协调对接,提升通关一体化水平;稳步开展外国人永久居留、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出入境便利服务、留学生就业等政策试点。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