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树数据-和记娱乐手机app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构建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

2020-05-06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作者:农业农村部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遏制农业投资下滑态势,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构建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农业农村部制定印发了《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导性文件。日前,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负责人就《指引》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您谈谈《指引》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除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外,还需要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更好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部署当前经济工作时,明确要求扎实做好包括“稳投资”在内的“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中办国办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此也做出明确要求。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需要制定一个指引性文件,明确重点、创新模式、营造氛围,引导社会资本有序进入农业农村。

社会资本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社会资本作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元素,在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超过八成,而且还能将人才、技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农业农村,有利于加快建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但是,去年以来我国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低迷。今年一季度,受突发疫情影响,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3.8%。亟需强化政策指导,提振投资信心,引导好、服务好、保护好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积极性。

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需要进一步优化服务、精准引导。当前,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呈现出投资主体更加多元、投资模式更加多样、投资领域更加广泛的态势。但同时,在政策、机制等方面也还存在一些现实困难,需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稳定市场预期,畅通投入渠道,助力破解乡村振兴“钱从哪来”的问题。

问:请您谈谈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重点产业和领域主要有哪些?

答:目前,社会资本投资已经在农业农村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引导社会资本更加精准投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指引》梳理提出了12个重点产业和领域,涉及四个方面。

第一,在农业产业方面,鼓励社会资本投向现代种养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等领域,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切实保障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第二,在农业农村服务业方面,鼓励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新型生产生活服务业等领域,做好农技推广、农资供应、生产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发展电商、乡村休闲旅游、农村垃圾污水清理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参与数字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完善农业农村各项服务,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

第三,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基础设施、生态循环农业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领域,推进建设高标准农田、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构建农业废弃物收储运和处理等综合利用体系,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参与农村厕所革命,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基础。

第四,在科技创新方面,鼓励社会资本投向现代种业、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农村创新创业等领域,提升现代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参与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建设人才培养基地,搭建农村双创园区,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

同时,《指引》汇总形成了重点领域和重大政策两个目录,更加明晰12个重点领域下众多细分的具体方向,以及农业农村发展中正在执行的重点规划及重大工程,为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提供一个简洁清晰的线索指引。

问:在投资领域的方向性把握之外,社会资本也很关心在投资落地过程中,政府部门还能提供哪些帮助指导。请您谈谈《指引》在这方面有哪些针对性考虑?

答:《指引》主要从健全对接渠道平台、创新投融资模式两个方面作出部署,推动提升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效率和质量。

一方面,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加快健全对接平台,为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搭建桥梁、提供服务。一是统筹做好各类规划的制定、发布工作,引导社会资本抓住重点、科学决策、同向发力,精准投向补短板、强弱项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二是汇集农业农村领域基建项目、财政项目等形成重点项目库并向社会资本公开发布,发挥好信息要素的服务作用,引导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三是加快构建完善农业园区、重大工程项目平台,增强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和聚集功能,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加强融合,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

另一方面,要求政府投资发挥好杠杆撬动作用,创新社会资本投融资模式,实现政府、社会资本、农民等多方共赢。一是区域整体开发模式。对于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产业发展空间大的地方,要强化组织服务,梳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整治、公共服务等,将财政支持经费、公共事业收费等现金流打包,构建稳定的收入渠道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二是全产业链开发模式。对于产业链条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基础好的行业,鼓励社会资本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创新产加销各环节有机衔接、渗透交叉的开发模式,带动产业链上各类经营主体共同发展。这方面新希望、温氏等大型养殖企业中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经验。三是ppp模式。对于生态循环农业、数字乡村建设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类项目,支持用好ppp工具。这种模式在河北、安徽等地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上已经落地,有的已经取得了不错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四是投资基金模式。对于产业发展成熟度高、金融资源较丰富的地方,鼓励聚集各类投资资金,加大投资并购力度,推动农业做大做强。这方面,现代种业发展基金、广东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浙江省乡村振兴投资基金等都已有了很好的探索。

问:目前社会各界对资本进入农业农村,很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投资能不能有稳定的回报、能不能切实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指引》对这方面有没有专门考虑?

答:《指引》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遵循市场规律、坚持开拓创新三条基本原则,就是要指导处理好社会资本与农业、农民、农村的关系。

一要有情怀讲责任,很多世界知名的农业企业都是百年老店,我国大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隆平高科、德青源、伊利等,也都是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农村,在与农民共同成长、共同富裕中实现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也要带着对农民的感情、饱含创业的热情、充满开拓的激情地去干,要到乡到村、爬坡下田,带动老乡,而不代替老乡。

二要讲合作谋共赢,农民本身是农业农村的投资主体和重要力量,其他社会资本下乡要加强与农民的合作,多办农民“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合算”的产业,主要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把中间的种养环节尽量留给农民;多办链条长、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产业,为农民创造更多就近就地就业门路;多办扶贫带贫、帮农带农的产业,尤其要加大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力度,给农民创造更多发展机会。

三要有信心谋长远,乡村是投资兴业的热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快速推进,投资农业农村空间广阔、前景光明。同时,也要看到,投资农业农村很难一夜暴富,但会得到长期稳定的回报。社会资本要从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和需要出发,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扎根农村、深耕农业、共同发展。

当然,在引入社会资本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社会资本作为市场主体的盈利诉求,用看得见的发展前景、可行的商业模式、长期稳定的合理回报,吸引社会资本,这样才引得进、留得住、做得大。

问: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也希望在金融、土地等瓶颈制约上得到更多支持。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答:对这些问题,国家高度重视,各个部门都在积极想办法,促进社会资本更好更快落实落地。

一是在用地用电保障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将农业种植养殖配建的保鲜冷藏、晾晒存贮、农机库房、分拣包装、废弃物处理、管理看护房等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落实农业设施用地可以使用耕地政策,并对在农村建设的保鲜仓储设施用电实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同时,国务院去年出台的《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加大对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的倾斜支持力度,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盘活乡村建设用地重点用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入乡创新创业等,保障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建设用地需求。

二是在加大信贷服务方面,去年农业农村部与人民银行等联合出台《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指导建立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市场体系、产品体系和服务体系。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和贴息等优惠信贷政策,推动农业信贷可得性、便利性不断提升。同时,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在逐步显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也在持续加强与农发行、农行、邮储银行等有关金融机构的合作,积极为银企对接搭建沟通桥梁,为社会资本拓宽融资渠道。

三是在防范农业生产经营风险方面,近年来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加快推进,保险责任从保成本向保收入延伸,逐步形成“大宗农产品 地方优势特色品种”的完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体系。去年,农业农村部与财政部等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优化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能力。今年,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将持续开展,特色农产品奖补试点将进一步扩大覆盖面。这些举措都将有效提升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风险保障水平。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