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设区市交通运输局,昆山、泰兴、沭阳县(市)交通运输局,厅机关各处室(部门),厅属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快我省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道路水路运输市场信用管理,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我厅组织修订了《江苏省道路水路运输经营者信用管理办法》,经第29次厅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本办法自2020年8月1日起施行,请遵照执行。
《江苏省道路水路运输经营者信用管理办法》(苏交规〔2016〕1号)同时废止。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2020年6月30日
江苏省道路水路运输经营者信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道路水路运输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运输市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根据《江苏省道路运输条例》《江苏省水路交通运输条例》《江苏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道路水路运输经营活动、港口经营活动的经营者(以下简称经营者)相关的信用信息归集、失信行为认定、信用等级评定、信用修复、信用结果应用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道路运输经营者是指在本省登记并经经营许可或者备案的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者、公共汽车客运经营者、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者、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经营者、机动车驾驶人培训经营者、汽车客运站经营者以及汽车租赁经营者等。
本办法所称的水路运输经营者是指在本省登记并经经营许可(含本省审核转报上级机关许可)或者备案的水路旅客运输经营者、水路货物运输经营者以及水路运输辅助业经营者。
本办法所称的港口经营者是指在本省登记并经经营许可或者备案的港口经营人、港口理货业务经营人以及从事船舶港口服务、港口设施设备和机械租赁维修的经营人。
第四条 经营者信用管理工作遵循依法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的原则,实行分级分类、动态监管。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道路水路运输经营者、港口经营者信用管理工作,具体由其负责道路水路运输管理、港口管理的部门(机构)实施。
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并组织维护全省统一的交通运输信用信息系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并维护经营者信用基础数据库,做好数据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信息泄露。交通运输信用信息系统应当逐步实现与各相关部门的信用信息交换与共享,强化信息归集、监测、分析、预警。
第六条 经营者应当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加强管理,诚信经营,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提供安全、优质的运输服务。
第二章 信用信息归集
第七条 经营者相关信用信息包括经营者基本情况信息、荣誉信息、失信行为信息和信用评价信息等与运输经营活动相关的信用信息。
第八条 经营者基本情况信息包括经营者名称(含分公司名称)、经营许可证件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全球法人机构识别编码(lei码))、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责任人、实际控制人,下同)姓名、职务和身份证号码、所在地及和记娱乐怡情博娱官网的联系方式、经营范围、从业人员名册、营运车船名册等情况。
第九条 经营者荣誉信息包括:
(一)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形成的与交通运输相关的表彰和奖励信息;
(二)承担部省级示范试点项目信息;
(三)完成政府指令性应急运输任务信息;
(四)其他荣誉信息。
第十条 经营者失信行为信息包括经营者在从事道路水路运输经营活动、港口经营及相关活动中,产生的涉及违法的失信行为信息和其他失信行为信息。
经营者涉及违法的失信行为信息是指经营者违反交通运输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等情况信息。
经营者其他失信行为信息是指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失信行为信息。
第十一条 经营者信用评价信息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经营者信用状况评价的结果。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所属各职能部门(机构),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获取或者形成的涉及经营者的信用信息,或者对有关国家海事管理机构抄送的经营者的信用信息,应当核查后及时录入交通运输信用信息系统。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失信行为信息,按照失信行为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认定为一般失信行为和严重失信行为。一般失信行为信息有效期1年,严重失信行为信息有效期3年。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严重失信行为:
- 违反交通运输有关法律法规,被吊销经营许可证件或者因为经营者违法被撤销许可的;
- 违反交通运输有关法律法规,被责令停产停业或者停业整顿的;
- 未取得经营许可,或者使用无效许可证件,或者超越许可核定范围,从事道路水路运输经营活动或者港口经营及相关活动,被责令停止经营的;
- 发生重大及以上运输安全生产、服务质量、环境污染责任事故的;
- 在信用管理过程中弄虚作假,拒不改正,情节严重的;
- 符合省级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规定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条件的。
具体严重失信行为类型由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认定标准另行公布。
除严重失信行为以外的失信行为,应当认定为一般失信行为。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失信行为信息在本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网站、服务窗口等公布。
第十六条 对公布的失信行为信息有异议的,自公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负责认定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出异议申请。
负责认定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收到异议申请后,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依据相关规定以及核查结果作出维持、更正或者撤销认定的决定,书面告知经营者以及经营者以外的申请人,并对原公布的失信行为信息予以更正。
异议处理期间,不影响失信行为的认定与处理。
第十七条 对经营者失信行为实行记分制,单次失信行为记分为1至20分,并实行累积记分。同一个失信行为符合多种失信记分标准的,应当按照最高记分值予以记分,不得重复记分;不同业务类别应当分别记分。记分按照《江苏省道路运输经营者信用评分标准》(附件1)《江苏省水路运输经营者信用评分标准》(附件2)《江苏省港口经营者信用评分标准》(附件3)进行。
第十八条 对经营者实施失信行为记分和失信行为程度认定的,应当同时对涉及的从业人员予以相同记分和失信行为程度认定,并对相关经营者的车辆、船舶予以相同记分;经营者发生严重失信行为的,应当同时对法定代表人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予以相同失信行为程度认定。
对从业人员从事运输经营活动被作为责任主体实施失信记分和失信行为认定的,应当同时对所属的经营者、所涉及的车辆、船舶予以相同记分。
第十九条 经营者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经营者信用档案(附件4),并按照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做好信用档案管理与维护。经营者信用档案年度信息归集工作截止于当年12月31日。
第二十条 经营者应当主动配合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建立经营者信用档案,按照本办法规定,通过交通运输信用信息系统网站或者移动客户端及时将经营者信用档案中基本情况信息补充完善,并及时更新,或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定期报送。经营者应当于每年12月31日前完成信用状况自检信息填报(具体内容见附件5)。
第三章 信用等级评定
第二十一条 经营者信用等级每年评定一次,评定周期为一年,从每年1月1日到12月31日。
第二十二条 经营者信用等级应当根据经营者信用得分并结合失信行为累积记分情况确定。
经营者信用得分实行扣分制,基准分为100分,信用得分为基准分扣除评定周期内经营者信用扣分值,加上荣誉加分值后四舍五入所得整数。不同业务种类的信用得分计算方法按照《江苏省道路运输经营者信用评分标准》《江苏省水路运输经营者信用评分标准》《江苏省港口经营者信用评分标准》执行。
第二十三条 经营者信用等级分为好、较好、一般和较差,分别用aaa级、aa级、a级和b级表示。
(一)评定周期内信用得分90分以上的,信用等级为aaa级;
(二)评定周期内信用得分在80分以上不满90分的,信用等级为aa级;
(三)评定周期内信用得分在60分以上不满80分的,或者信用得分不满60分且失信行为累积记分值不满20分的,信用等级为a级;
(四)评定周期内信用得分不满60分且失信行为累积记分值20分以上的,信用等级为b级。
第二十四条 信用等级评定实行动态管理,评定周期内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信用等级直接定为b级,并及时在本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网站、服务窗口等进行公布:
(一)发生本办法规定的严重失信行为或者符合省级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规定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条件的;
(二)经营者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管理人员因与道路水路运输经营活动或者港口经营及相关活动相关的违法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二十五条 经营者同时经营多类别运输业务的,应当按照不同经营业务类别分别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其最低的业务类别信用等级作为对外发布的经营者年度最终信用等级。
第二十六条 经营者未于当年度12月31日前完成信用自检信息填报的,其当年信用等级最高不得超过aa级;连续两年未完成信用自检信息填报的,其当年信用等级最高不得超过a级。
经营者自检信息填报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其当年信用等级最高不得超过a级。
当年新取得经营许可或者完成备案,以及当年转入本省的经营者,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记分,其信用等级最高为aa级。
第二十七条 经营者失信行为只在一个评定周期内记分。一个评定周期届满,经营者违法、违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完毕的,该行为的记分记入本评定周期;尚未处理完毕的,应当转入下一个评定周期。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1月31日前依据本办法规定的评定标准生成信用等级初步结果,在本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网站、服务窗口等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第二十九条 在公示期内,对信用等级评定初步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负责评定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出异议申请。
第三十条 负责评定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收到异议申请后,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依据核查结果以及相关规定作出维持、修改或者撤销评定的决定,并书面告知申请人以及相关经营者。
第三十一条 负责信用等级评定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3月10日前将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四章 信用修复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信用修复机制,鼓励失信经营者修复信用。
第三十三条 失信经营者应当依法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社会影响,按照规定履行相关义务、完成整改要求,并通过开展信用承诺、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参加公共信用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的信用培训等方式进行信用修复。
经营者一般失信行为信息公布满3个月、严重失信行为信息公布满1年,且公布期内未再发生同类以上失信行为的,可以向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出修复申请。
第三十四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予以信用修复:
(一)距离上一次信用修复时间不满1年的;
(二)3年内信用修复累计满2次的;
- 拒不纠正相关失信行为或者无故不参加约谈、约谈事项不落实,经督促后仍不履行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能实施信用修复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五条 按照“谁产生、谁核查,谁认定、谁修复”的原则,信用修复应当按照如下程序进行:
(一)提出申请。申请人向作出认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交《信用修复申请书》(附件6)、《信用修复承诺书》(附件7)和整改合格材料等相关情况说明材料。
(二)受理申请。作出认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对信用修复对象符合性和申请材料完整性予以确认,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的事实、理由和救济途径。
(三)核查申请。录入失信行为信息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所属各职能部门(机构)对申请人的信用整改情况进行核查,并出具整改通过验收以及失信行为修复验收意见。
(四)修复认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核查结果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信用修复通知书》(附件8),及时告知申请人信用修复处理结果;不予修复的,应当告知申请人不予修复的事实、理由和救济途径。
(五)修复处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信用修复通知书》处理意见,在5个工作日内在其门户网站上公布该修复信息,并公示申请人的《信用修复承诺书》,将结果报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同级公共信用管理部门。
第三十六条 经营者信用修复后,涉及的失信行为记分不再作为信用修复后的信用等级评定依据。
第五章 信用结果应用
第三十七条 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完善交通运输信用信息系统信用记录查询功能,方便经营者以及社会公众通过网站、移动客户端等查询信用记录。
鼓励经营者和社会公众查询自身或者经授权查询相关方的信用信息,在运输经营等活动中应用信用信息。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所属各职能部门(机构)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应当主动查询使用经营者信用信息,将经营者信用情况作为行政许可、资质(格)审核、奖补资金、评比表彰等重要依据,形成经营者信用监管机制。
第三十八条 经营者上一年度信用评定等级为aaa级,且当年信用得分90分以上的,有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以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如下激励措施:
(一)在行业相关荣誉表彰奖励、评优评先、品牌创建、重点发展项目时优先考虑;
(二)在新增运力、扩大经营范围、经营权延续、财政资金申请、部省示范项目和示范企业申请评比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三)在新增客运班线、公共汽车客运线路以及新增包车、旅游客车或者出租汽车客运运力等服务质量招标投标中设置加分项;
(四)适度减少检查频次;
(五)给予业务办理“绿色通道”待遇,部分申报材料不具备的,可以先进行“信用承诺”后补报材料;
(六)树立为诚信典型并向社会推介等。
第三十九条 经营者当年内信用得分不满60分且失信行为累积记分达到20分的,相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提醒该经营者其信用情况。
经营者涉及违法的失信行为记分按照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有关道路运输违法行为累积记分管理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 巡游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者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相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还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规定,采取如下惩戒措施:
(一)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者在经营期限内,有一半以上年度的信用等级评定为b级的,车辆经营权到期后,收回经营权,不再延续;
(二)个体出租汽车经营者(含出租汽车单车)在当年内失信行为累积记分达60分,或者连续2个年度失信行为累积记分均达30分,或者经营权使用期内失信行为累积记分达100分的,在经营权使用期届满后,收回该车经营权,不再延续。
第四十一条 经营者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列入道路水路运输市场重点关注对象名单(以下统称重点关注名单):
(一)当年内信用得分不满60分且失信行为累积记分值20分以上的;
(二)上年度信用等级被评为b级的;
(三)距离上一次移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时间不足1年的。
第四十二条 经营者被列入重点关注名单的,有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开展失信提示和警示约谈,加大检查频次;
(二)取消评优评先资格,不授予荣誉;
(三)在新增运力、扩大经营范围、经营权延续、财政资金补助、部省示范项目和示范企业申请评比等方面予以限制;在运输服务质量招投标中予以相应限制。
第四十三条 经营者发生严重失信行为的,按照《江苏省交通运输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有关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规定予以惩戒。
第四十四条 在信用等级评定之前,经营者信用得分以及失信行为累积记分符合相应信用等级评定分数的,应当按照相应信用等级进行实时管理。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将经营者信用管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加强信用制度建设、人员培训和宣传,加强对其所属的各职能部门(机构)信用信息归集、查询、应用等方面的考核。
第四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所属各职能部门(机构)工作人员在信用管理工作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节轻重依法依纪给予处分:
(一)未按规定归集信用信息、认定失信行为、评定信用等级、实施信用修复、应用信用结果的;
(二)在规定期限内未对陈述和申辩、异议申请、复核申请等作出处理答复的;
(三)违反规定进行虚假信用信息记录的;
(四)擅自清除、篡改、虚构、隐匿信用信息记录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七条 从事非经营性危险货物运输的单位信用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所称经营者之外的社会法人或者自然人在本省从事道路水路运输经营、港口经营或者相关经营活动,发生失信行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本办法规定予以认定,将相关失信行为信息在本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网站、服务窗口等进行公示,并推送至省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发生严重失信行为符合联合惩戒情形的,按照《江苏省交通运输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纳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以上”、“以下”均含本数或者本级。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2020年8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江苏省道路水路运输经营者信用管理办法》(苏交规〔2016〕1号)同时废止。